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401987993/2013-00131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发文日期: 2013-01-08 文  号: 有 效 期:   有 效
名  称: 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2012年工作总结
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2012年工作总结
发布机构: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发布日期:2013-01-08

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五次党代会和民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确定“基础设施抓升级,各项活动抓创新,文体队伍抓素质,整体工作抓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实现了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跨越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在市人大、市政协组织安排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调研中,各位代表和委员对我市的文体广电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我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省体育总会评为县级体育总会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社会文化先进集体,被廊坊市文广新局评为行政执法、文化市场管理、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1年度优秀领导班子。廊坊市六运会摘取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双冠王”桂冠。

一、 全力抓好文化体育载体建设,奠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坚实基础

以繁荣三河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市“两会”提出的重点抓好“馆、台、团、队”建设任务,实施了九项工程,促进文体载体建设“上档升级”。

1、实施市文化中心内部建设工程。通过多次召开党组会,组织人员赴山东烟台文化中心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和运营管理方案,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得到了主要领导的认可。待施工方移交后,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组织实施。

2、实施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按照镇域内标志性、功能性、亮点式设计想法,整合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功能,每镇投资600万元,完成段甲岭、黄土庄、李旗庄三个镇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工程建设。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占地不低于3亩,建筑面积不低于800平米,设有多功能厅、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活动广场1200平米、文化宣传栏、电子阅览室、管理用房。

3、实施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工程。2012年,我局深入开展了镇村文体设施和文体队伍基本情况大调查活动,摸清了底数,选定在“十二五”期间筹建100个村民文体活动广场。今年,新建了5个(新集镇荣村、阳镇小安庄村、齐心庄镇蔡官营村、黄土庄镇栲一村、杨庄镇闵各庄村)和改造提升了5个(燕郊镇大石各庄村、高楼镇庄户村、皇庄镇石驸马村、段甲岭镇前山村、李旗庄镇郭庄子村)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并以此为试点,在全市逐步推进。新建的5个村街,每村投资75万元,其中70万元用于200平米设施建设,包括多功能厅、图书室(村史展厅)、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和面积1200平米的活动广场,同时每村投资5万元,用于购置健身器材、文化活动设备等。改造提升的5个村街,每村投资5万元统筹使用,根据各村情况配备健身器材、乐器和演出服等。投入使用后的村民文体活动广场,成为了老百姓休闲娱乐、提升文体生活质量的平台。

4、实施体育载体建设工程。

(1)市体育中心前期准备建设工程。按照高标准、标志性建设理念,与法国翌德国际设计机构年底前拿出设计理念、外观效果图和外观模型。

(2)筹建青少年业余体校。为培养高精尖体育后备人才,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依托文化中心体育功能区,筹建青少年业余体校。《关于成立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请示》已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主要领导已同意,提交常务会研究,待常务会通过后,具体组织实施。

5、实施剧团扶持工程。投资310万元,购置了60台LED灯,32台电脑灯,50平米大屏幕,2000把观众座椅,户外演出音响一套,对剧团剧务设施进行提升。利用高标准演出设备,春、夏、秋三季,在文化广场演出30场,场场观众都在2000至5000人之间,群众积极参与,反映非常好。

6、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体育健身工程。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投资405万元,筹建41个和完善提高132个村街服务站点,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投资197万元,对文化中心广场、22个基层建设年帮扶村进行了健身路径安装。

二、全力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有效保护”的目标

1、举办了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学生代表宣读了《保护文化遗产 你我共同携手——致全市广大市民的倡议书》,市领导和与会人员一起在“保护文化遗产 你我共同携手”的条幅长卷上签名,并观看了我市文物宣传图片展览。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了我市市民的文保意识,展示了我市文物保护的成果,在全市营造了大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2、聘请文物保护员,确保文物安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与相关镇、村签定了保护责任委托书,新聘了一批文保员,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人的保护网络,基本实现了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覆盖。

3、完成了灵山塔修缮工程。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灵山塔的文物保护功能和旅游功能,实施了灵山塔修缮工程。主要修缮工程包括:拆除宝塔下护塔铁制围栏,更换为汉白玉可透视围栏;拆除宝塔外围石制栏杆,全部更换为造型精致、图案精美的汉白玉栏杆;拆除原有地面所有青砖,全部更换为仿古大青砖;在宝塔外围八角安装射灯;把山下的水引到山顶。

4、加大对临故城的保护力度。故城是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该遗址破坏较为严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存在随意挖掘取土现象。为避免破坏态势进一步恶化,在故城的南、西、北三面重新设置了保护界桩,拉起了保护铁丝网。加大了宣传力度,向村委会和村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临故城保护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举报电话,明确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违反《文物法》的不良后果,并呼吁每一位村民都要把保护好这一文物古迹当作人们的自觉行为。

5、对荣家堡药王庙实施初步维护。荣家堡村药王庙,是我市目前唯一仅存的明代古建筑。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一古建筑,对药王庙建筑物后坡抢险加固;房顶损坏瓦当换补、清除杂草、填补裂缝;建筑物四周墙基加固防潮处理;前门口木柱、墙基加固处理;东西房山裂缝填补处理;建筑物四周地面排水处理等。

6、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申报工作。我市非遗项目《十美图》成功入选了《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太极通背拳”、“三河大鼓会”两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整理制作了详细的文本资料,拍摄了专题片,已向省非保中心申报第三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竹刻”、“乔氏鸟笼”两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整理制作了详细的文本资料,已向廊坊市非保中心申报第二批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软弓京胡”、“八角鼓”、“核雕”、“三河肉饼”、“高林绝技绝活”、“少林燕青拳”申报第四批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全力抓好廊坊市六运会参赛工作,实现了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双第一”的目标

廊坊市第六届运动于今年4月24日拉开序幕到9月21日圆满结束,历时151天。设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体育舞蹈、举重、柔道等21个大项323个小项。我市代表团以总分435.1分、金牌104.125枚再次摘取了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双第一”桂冠,此次运动会呈现了四大特点:一是参赛人数再创新高。我市选拔了近500名运动员参加了所有项目的角逐,较上届运动会多出100人,创历史新高;二是取得的成绩实现新突破。团体总分高出第二名132.7分,金牌总数高出第二名50.485枚,创历史之最;三是承办比赛异常精彩。我市共承办了象棋、体育舞蹈、武术、中国式摔跤四项比赛,经过认真筹备、精心组织,无论是赛事安排、赛中服务,还是后勤保障,均良好的展示了三河承办高规格赛事的能力、水平及三河人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廊坊市体育局和各代表队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被廊坊市政府授予贡献奖;四是展现了最佳的精神风貌。我市教练员、运动员在比赛中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喜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四、全力抓好群众文体队伍建设,提高了业余文体队伍的整体水平

1、实施农村及社区文体队伍扶持工程。为10支农村文体队伍和10支社区文体活动队伍购置锣鼓、音响等必要的文体器材,扶持有潜力、有特色的文体队伍健康发展。

2、搞好基层文化辅导工作。深入基层,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辅导活动。对获得“以奖代补”专项设备奖励的业余文艺队伍进行了业务辅导辅导市人行、邮政局、公安局等单位排练节目参加省、市系统文艺汇演;常年参与老年大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深入到机关、企业单位辅导大合唱,并经常深入到各学校进行艺术指导。

3、搞好艺校教学工作。艺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发展壮大,2012年举办辅导班四期,学生达1000多人次。艺校始终把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发挥公益单位特点,低学费、高质量、重能力、重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钢琴、电子琴班有70名学生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等级考核。书画班在全国及省市书画比赛中有200余人次获奖。艺校小明星舞蹈团举行了3次公开课活动和3次专场汇报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搞好艺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业余文艺队伍的培训力度。召开业余文艺队伍培训座谈会。来自全市各乡镇、街道的12支业余文艺队的领队和文艺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为我市制定切实可行的业余文化队伍培训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我市业余文化队伍参与文化培训的积极性,为我市的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举办业余文艺队伍评剧培训讲座。邀请了中国评剧院石福山、王丽京老师评剧发展史、唱腔、身段、扮相、动作等方面精心讲解,并对我市评剧爱好者表演的评剧经典曲目《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夺印》等唱段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培训,为评剧在我市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人才,为提高我市业余文化队伍的表演水平和整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举办业余文化队伍评剧折子戏演唱会。为活跃和丰富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评剧爱好者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挖掘我市评剧艺术人才,举办了业余文化队伍评剧折子戏演唱会。从原评剧团退休业务骨干组成辅导小组每周定期到各业余文化队伍所在地进行分片辅导,以确保汇演节目水平和质量。举办书画创作培训讲座。邀请廊坊画院院长、廊坊美协主席、中国美协会员张玉华,廊坊书协副主席、楷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会员王新华在市会议中心举办了以“书画作品创作”为主题的讲座。全市60余名书画爱好者聆听了讲座,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颇丰,为我市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创作水平。

五、全力打造文体活动品牌,让群众享受较高品位的文体生活

以抓创新、抓品牌为工作主线,丰富形式,丰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闲有所乐”。

1、“两节”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两节”期间,我们立足实际,创新意,求突破,邀请中国京剧院、评剧院举办贺新春“红色经典、传统名段”京剧演唱会、评剧经典唱段演唱会,举办贺新春“龙腾盛世、幸福三河”文艺演出和农村花会调演、娱乐大片展映活动、读书知识有奖猜谜活动、书画影展,举办贺新春象棋、台球、乒乓球和家庭趣味接力比赛,以此来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彩色周末”和“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彩色周末”和“文化下乡”活动,按照“贴进中心工作,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立足每场有创新,有特色,全年共组织“彩色周末”演出50场,“文化下乡”演出100场。电影公司每周为市民免费看一场高质量的数字电影,送公益电影下乡每村每月放映两场,全年共放映9480场,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普影片1296场。

3、组织开展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组织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廊坊三河大会和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实现“要我健身”向“我要健身”的转变。

4、开办了“民星大舞台”活动。举办了“民星大舞台”首场演出——“唱三河 赞家乡”农行三河支行退休职工王亚兴个人作品演唱会。“民星大舞台”以“让群众编、让群众导、让群众演、让群众看、让群众评”为宗旨,以培育草根文化,挖掘本地文艺人才、文化精品为目标,着力打造三河老百姓自己的“星光大道”,展示当代三河人的文化艺术风采。不断发现和培养域内乡土人才,打造乡土明星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繁荣幸福新三河奠定了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

5、专题庆祝活动喜庆热列。为庆祝建党91周年,建国63周年,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开展了系列专题庆祝活动。举办了“翰墨书繁荣盛世 丹青绘幸福三河”庆祝建党91周年书画展和“民心会民生 幸福满三河”庆祝建党91周年文艺演出;举办了“乐舞青春 情系祖国”庆祝建国63周年,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专场文艺演出和业余文艺队伍评剧折子戏汇演。消夏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缤纷盛夏 幸福三河”评剧经典唱段演唱会和“欢声笑语 福满三河”曲艺专场演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实施,举办了共享工程有奖知识竞赛,宣传和普及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知识。

6、举办了第十四届歌手大奖赛。第十四届歌手大奖赛于12月初举办了初赛、复赛,并于12月20日下午在市文化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了决赛。歌手大奖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已是第十四届,共有181名选手报名参赛。通过这次比赛,提高了我市业余歌手的演唱水平,发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充分展示了我市声乐专业的整体水平,丰富了我市的群众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了我市基层群众参与文化生活、践行新时期三河精神的积极性,为我市构建“繁荣幸福新三河”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六、全力抓好广播影视工作,实现了“安全播出”的目标

本着“不缺位、不越位”的工作原则,认真对照工作职责,不折不扣地、积极稳妥、平稳有序地推进广播电影电视的日常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巡回检查,确保元旦、春节及全国、省“两会”期间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有序。在全国以及省“两会”召开期间,对东西市区两家电视台、三家有线台进行多次巡回检查,特别是对播控中心、传输及发射台站以及机房、供配电等重要技术环节、重要传输节点进行了安全检查,防止有线、无线插播以及有害信息的传播,督促检查值班,检修事故上报等项制度的制订以及落实,从而确保了全国以及省“两会”期间的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确保电影放映场所不发生火灾、人员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进入暑期,随着大中小学生放暑假,观影人数逐渐增多,我们严格落实省广电局下发的《关于做好电影放映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先后对东西市区的三家影院进行了巡回检查,并责成他们分别制订了各自的《公共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要求从预防、补救、报警、疏散等各个环节、各项流程有条不絮地进行反复演练,并认真抓好全员消防安全培训,以及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

三是超前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十八大安全保障期的各项工作平稳、安全、有序。为确保十八大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早动手,超前谋划,制订并下发了《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以及《十八大召开之前全市广电系统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了三河市十八大安全播出指挥部,并深入两家电视台、三家有线台,从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监测和指挥调度、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安全播出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真地排查。特别是加强了对重大活动、重要节目、重点时段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监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而确保了十八大安全保障期不出任何问题。

七、全力抓好文体市场管理工作,实现了“健康发展”的目标

对文体市场东西片分片管理,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在对文体市场管理中,做到了“四个突出”。

1、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培训管理。为促进我市文体市场规范化管理,坚持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以下七项制度:即申报与审批制度、场地与设施考察制度、例会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奖励与处罚制度、签订责任状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在此基础上,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坚持做到“六不批”:即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批、结构布局不合理不批、消防设施不合格不批、机型机种不合格不批、经营面积不达标不批、法人资格不合格不批。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去运作,从而把住了“三关”,即申报审批关、日常检查关和行政处罚关。在文体市场经营单位相关证照年检过程中,对13家硬件条件未达标和存在严重违规经营行为的经营单位不予证照年检,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吊销其文化经营许可证。另外,对申请设立及变更经营地址、法人或名称的15家网吧、歌厅进行实地检查,对照标准,严把准入关,高标准、高效率的完成了行政审批工作。加大了培训频率,先后举办文体市场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2期,参训人数500余人次,重点学习了相关政策法规,并与文体市场经营单位逐一签订了《三河市文体市场十八大安保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提高了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

2、突出工作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一是确定重点环节。在对网吧的管理上,严格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精神,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未实名登记上网、为上网人员提供公卡或身份证号、营业期间锁闭安全出口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在对娱乐场所管理上,重点查处歌舞娱乐场所卡拉OK曲目,严禁歌曲曲库与境外曲库联接,严查反动政治性歌曲及低俗歌曲,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娱乐场所。在对演出市场的管理上,对演出内容的审查和演出场所的安全作为重点,确保演出内容健康向上,演出场所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确定重点区域把燕郊开发区作为文体市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到重视程度倾斜,领导力量倾斜,执法力量倾斜。在对东西市区加强管理的同时,并未放松对其它乡镇及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做到每周至少2次对边远地区的检查。三是确定重点时段从维护首都稳定、发挥“护城河工程”作用的大局出发,将全国“两会”、“两节”、“五一”、暑期、“十一”、十八大期间作为重点时段,提高检查频率,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在敏感时间段文体市场不出任何问题。由于抓住了工作重点,使执法工作更有针对性,收到了更加理想的效果。

3、突出专项治理,打击非法经营。在对文体市场进行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节”、“两会”期间文体市场治理行动、演出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治理行动、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治理行动、暑期文体市场安全生产和文体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及十八大期间文体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召开了动员会,下发了实施方案,并采取集中行动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间,共出动执法车辆150车次,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文体市场经营场所1500余家次,对13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进行了责令整改;对1家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4家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分别进行了警告、罚款及停业整顿的处罚;取缔了无证经营 “黑歌厅”3家,查抄赌币机6台。

4、突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文体市场管理工作涉及到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多个部门,对此,在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求得工作上的支持与配合,不时开展联合行动,打击非法经营行为。此外,还多次将排查到的无证照的黑游戏厅、黑歌舞厅标明详细地址,以局党组的名义上报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函送市工商局、公安局、公安消防大队,建议依据职能权限予以查处。

八、全力抓好“创先争优”和“效能三河”建设活动,机关作风和干部素质明显提高

把“创先争优”和“效能三河”建设活动同机关建设紧密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持每周五固定学习日制度,认真学习上级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组织了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市“两会”精神和新时期三河精神专题教育活动,达到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机关作风和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有了新转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市“两会”精神上来,树立了率先发展的观念,瞄准了更高的目标,确立了新的更高的标杆。工作作风有了新起色。践行“爱家国、纳百川、敢担当、为人先”新时期三河精神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敬业、创新、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大力弘扬,“扬正气、比奉献、创一流”的工作主基调得到了大力弘扬,“想事、干事、成事”已蔚然成风。创新意识得到了新强化。工作不再按部就班,而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举措,致使2012年工作亮点频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